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2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任務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關心的問題。
香港中評社記者:剛剛李斌副主任也有提到,要堅持預防為主,加強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請問怎樣才能做好這項工作?當前,境外疫情持續蔓延,一些地方相繼出現了由境外輸入而造成的本土病例,請問下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還有哪些考慮?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副主任李斌:
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做好當前疫情防控,是我們工作中一直堅持的工作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才能夠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當前我國處于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階段,“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既要放眼長遠,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公共衛生體系作為補短板、強弱項的重點領域,持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的體制機制,又要立足當前,推動加快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在今年的醫改重點任務里,我們明確要毫不放松地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各項工作,強化基層公共衛生體系,提升重大公共衛生應急和防控能力,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創新醫防協同機制等工作任務。
近期大家也知道,一些地方相繼出現了由境外輸入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像在廣州、深圳發生的兩起疫情,包括云南瑞麗的這起疫情,都是由新冠“德爾塔”病毒變異株所導致的。這個變異株是一個新的變異株,它有很多新的特點。這幾起疫情也在提示我們,疫情防控的工作一刻不能放松。下一步,我們要按照常態化防控的要求,落實黨中央明確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繼續加強各項防控措施、防控任務的落實。
首先,要做好外防輸入這方面的工作。現在我們國家本土的疫情都已經阻斷,現在我們的疫情都是輸入疫情所引發的,所以外防輸入是當前工作的重點。在人防方面,要持續做好來華人員的遠端防控、口岸檢疫檢測,交通工具重點是飛機上的疫情防控等工作,指導各地分級分類做好病例的救治,隔離醫學觀察和居家健康監測等工作,嚴格落實入境人員的閉環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哪一個環節落實不到位,或者哪一個環節不嚴格按照我們的防控措施來落實,就容易出現漏洞,容易引發本土的疫情。同時,我們還要加大物防方面防控的力度,加大對進口物品的檢驗、檢測、檢疫的力度,對物體表面特別是冷鏈物品包裝和運輸工具加強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毒,指導企業加強轉運、交易、加工等重點環節的防控,對從業人員開展定期核酸檢測,嚴格落實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所以,從外防輸入角度,人防、物防要同時發力,才能有效阻斷疫情的輸入。
第二,要加快疫苗接種工作,提高疫苗接種的人群覆蓋率。
第三,疫情防控還需要強化幾個方面的措施:一是要落實好監測、處置措施,關鍵就是要做到“四早”,特別是早發現、早報告。在這個環節,人、物、環境三個監測都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盡早發現感染者和危險因素,對可疑病例開展實驗室檢測。我們現在實驗室檢測既要測核酸,同時又要進行測序,看看病毒是哪個類型的,尤其是對變異的幾種病毒,我們監測的力度是在加大的,監測的頻次也是加密的。二是落實好重點環節防控,加強重點機構、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防控力度,做好聚集性活動疫情防控,嚴格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嚴格密閉空間和室內場所通風消毒等措施。三是要做好應急處置準備,要求各地還要進一步調查摸底,完善應急預案和處置措施,做好應急處置的人員、物資準備,提升應急處理能力,確保一旦發現疫情能夠迅速有效地進行處置。總之,從疫情處置來講,關鍵就是體現一個“快”字,盡早地發現、盡快地處置,把疫情盡快地控制好,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
現代實驗室裝備網 實驗室行業專業網絡媒體
4001009187 0731-84444840
?Copyright 2000-2024 現代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
QQ:369830746
4001009187 0731-84444840
?Copyright 2000-2024 現代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
QQ:3698307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