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于26日至28日在福建泉州舉辦,共有1700余個博士后項目入圍總決賽。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幫助博士后的科研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是本次大賽的一大亮點。
本屆大賽設置揭榜領題賽組別,以“企業出題,博士后解題”的方式,助力博士后將科研成果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
嘉庚創新實驗室副研究員阮朋朋參與揭榜領題賽新材料與石油化工賽道的比賽。“比賽現場,評審專家給出了清晰、精準的市場戰略指導,對我幫助非常大。”阮朋朋表示,從安全工藝設計,到初創企業的市場布局、產品攻克以及管理銷售模式,專家全方位的指導讓他收獲頗豐。
對于走出實驗室的初創團隊而言,此次大賽成為開拓企業資源的平臺。清華大學出站博士后、清融新材料科技(嘉興)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家雨參與了創業賽新材料與石油化工賽道的比賽。其團隊研發的高溫高儲能電容器薄膜及器件薄膜電容器,具有儲能和交直流轉化功能,廣泛應用于電子、家電、新能源汽車和太陽能發電等多個行業。
“參與這次比賽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可以拓展場地資源,接觸到上下游相關企業資源。”潘家雨表示,比賽期間,他關注到多地政府都發布政策支持新材料行業發展,他也成功與一家做服務器的下游企業接觸對接,推進合作意向。
山東大學博士后陳偉也有同樣的感受。作為創業賽高端裝備制造與機器人賽道的選手,陳偉和他的團隊研發了一種兼具高精度與長壽命的斜齒伸縮貨叉,可服務于倉儲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貨物搬運。
從科研項目到孵化企業,陳偉希望借助此次大賽開辟的交流平臺,尋求企業投資機遇和資金支持,將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杭州楓惠六和橋創投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總監、本屆大賽評委朱寧寧認為,本次大賽為博士后青年人才創新創業起到了示范和驗證作用。“評委指出科研項目產業化的盲區和不足,可以逐步提升博士后的產業化能力,也可以驗證他們的所學知識能否轉化為生產力,讓優秀的示范項目引領行業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