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位于零陵路上的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實驗室發生一起火災事故。消防部門表示,火災是因為學生實驗誤操作,未造成人員傷亡。
昨天11時03分左右,徐匯區零陵路345號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6樓實驗室發生火災。有市民表示,可以清楚地看到有黑煙從實驗室中冒出。記者隨即聯系了中科院有機化學所,工作人員透露,是一名研究生在做溶劑無水處理實驗時,操作不當引發起火,導致通風管道燃燒。校方表示,起火后學生第一時間報警,并進行滅火緊急處置。“我們會對學生做消防培訓,每年也都有專門針對實驗室的消防演習。他們掌握一定的滅火知識。”上海消防部門表示,消防人員于11時11分到場,11時24分火災熄滅。初步判斷火災原因為實驗誤操作,未造成人員傷亡。
在火災發生后,大量網友轉發一條聲稱是有機所火災現場的視頻,視頻中,大樓側面燃起熊熊大火,伴隨著滾滾濃煙。消防部門表示,經核實該視頻是3月18日哈爾濱市香坊區會展城上城小區發生的火災,與有機所無關,請勿信謠傳謠。
不過,實驗室安全的問題再一次引發各界關注和討論。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藍閩波就提出要推進制度建設,強化高校實驗室安全。他表示,從抽查情況看,目前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存在兩類隱患,一種是主觀上對危險化學品使用可能造成的危害認識不足;人身防護不足,操作規范掌握不到位,缺少必要的應急預案;一種是設備、物品存在隱患,比如壓力氣瓶未安裝固定裝置或放置區域存在隱患;危險化學品、生物危害物及廢棄物保管、處理措施不及時、不規范;部分重點部位未安裝自動監測報警裝置;部分警示標語、裝置使用說明未能較好放置;實驗室存在電路隱患和通風隱患等。他建議,完善各類安全管理辦法,推進制定相關法律。在國家層面制定規章制度,盡快推進高校實驗安全管理隊伍的建設,充實具有資質的專業人員。此外,還要完善具有專業特色的應急預案,并開展結合學科特點的應急演練;完善具有學科特點的安全培訓和考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