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提供
為進一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7月17日,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北大成都研究院”)實驗室與公共技術平臺集中投運啟動儀式在成都高新區舉辦,這意味著北大成都研究院的各項工作全面實地開展。
據悉,北大成都研究院由成都高新區聯合北京大學共建,研究院致力于解決生物技術領域關鍵問題、突破關鍵技術,建設產業牽引下的從科學到技術、從項目到公司的轉化高地,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產業集群,力爭建設成為前沿生物技術領域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本次集中投運的11個創新轉化實驗室基于疾病篩查與治療、復雜疾病攻克、新藥發現以及衰老研究等重要臨床轉化領域的“卡脖子”問題進行戰略布局,通過問題驅動開展創新轉化研究。
此外,6個公共技術平臺將開放給科研院所和生物醫藥產業相關企業共同使用,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生物信息計算、基因測序、蛋白質組學分析、細胞分選、細胞成像、生物互作等全方位技術服務,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堅持以自主創新為導向、堅持以產業技術主導能力培育為牽引、堅持以專業化園區為核心節點、堅持以創新平臺為關鍵支撐,構建面向全球的產業科技創新網絡,前瞻性、系統性、階段性布局建設一批專業化園區,建設鏈接一批戰略平臺,形成一批具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全面提升“5+N”產業生態,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早在2023年4月,北大成都研究院在蓉揭牌。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年多以來,成都高新區全力以赴促進項目、搶抓進度,推動研究院大樓如期建成、順利投用,研究院各項工作進展有序、勢頭良好、成效明顯。
錨定頂尖人才“集聚地”建設,北大成都研究院已引進湯超院士、來魯華教授等11位國際頂尖人才,引進北京大學博士及博士后26人,全職員工78人,實現了人才與產業、城市與高校“雙向奔赴”;錨定技術創新“策源地”建設,已建成定量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等7個研究中心以及11個PI實驗室、6大公共技術平臺,基本實現了科研平臺對重點細分學科的全覆蓋;錨定成果轉化“試驗地”建設,即將注冊成立全資成果轉化公司——成都燕蓉生物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已策劃推動6個北大教授以及北大校友項目來蓉轉化科研成果。
據悉,下一步,北大成都研究院將進一步聚焦“人才、項目雙落地,產品、企業雙上市”目標,在創新人才引進、核心技術攻關、科研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培育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著力建成前沿生物技術領域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助力成都高新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