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截至2021年11月2日,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47億例,死亡病例超過500萬例,疫情之下人類生產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01 5個關鍵詞 關鍵詞1:資本 從2020年至今,基因檢測領域融資179起,融資數量超過2019、2020年,B輪之前融資占比達到69.8%。

圖1:近三年基因檢測企業融資數量(起) 來源:火石創造數據庫
2021年基因檢測企業融資輪次集中在早期階段,其中種子/天使輪達到23起,A輪64起。 表1:近幾年基因檢測企業融資輪次分布(起) 
來源:火石創造數據庫
關鍵詞2:產品 近四年累計批準基因檢測產品280件,且超過80件為新冠檢測類產品,腫瘤、慢性病等其他疾病基因檢測產品審批速度減緩。另外與化學發光相比,基因檢測領域產品審批速度遠遠落后。 表2:近四年IVD產品審批情況(件) 
來源:火石創造數據庫
關鍵詞3:集采 截至2020年末,我國體外診斷(IVD)產業在體外診斷六大細分領域獲得藥監局生產批文的企業近1700余家,其中基因檢測企業206家。

圖2:我國IVD企業分布 來源:火石創造數據庫
截至目前,7省已啟動體外診斷帶量采購,行業震蕩情況比醫藥更甚,3600家基因檢測企業、206家產品獲批,集采對基因檢測及體外診斷產業的影響或比醫藥更甚。 表3:國內IVD試劑帶量采購相關政策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關鍵詞4:上市 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國有15家體外診斷試劑相關企業上市,其中萬泰生物市值增長近30倍,納微科技增長近10倍,市場快速增長,一大批龍頭企業通過上市完成更多的資本積累,為后續產業整合準備彈藥。 表4:疫情后IVD試劑相關上市企業 
來源:火石創造數據庫,統計時間10月27日
關鍵詞5:國際化 疫情也為中國醫藥健康產品在全球銷售、推廣提供一次難得的出海機會。截至6月11日,667家企業新冠檢測試劑產品進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注冊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清單》。
表5:部分新冠企業產品國外注冊情況 
來源:火石創造數據庫
02 對基因檢測產業的幾點思考
1. 3600家基因檢測企業中,近1/3是近三年成立的中小型企業,在市場及政策變化之下,中小企業如何生存?
2. 集采高壓之下,沒有企業能夠置身事外,但基因檢測產業發展成熟度遠低于醫藥產業。企業如何通過資源整合提升核心競爭力?集采之下產品質量如何保障?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3. 國際市場基因檢測產品需求變化顯著,2020年上半年以核酸檢測試劑為主,2020年三、四季度以抗體檢測試劑為過渡,2020年四季度以抗原檢測試劑為主,再到2021年3月份開始的以家庭自測抗原試劑為主。在此背景下企業如何快速更新迭代產品,緊跟上市場需求?
4. 疫情進入平穩期,監測需求下降,基因檢測下一個市場增長點在哪里?
03 對基因檢測產業未來的幾個判斷
隨著基因測序成本持續降低,更多的應用場景得以實現,基因檢測應用場景或將完成對腫瘤、慢性病、個人檢測的覆蓋。
1. 產前檢測 我國為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兒童健康水平,改善人口素質,減少社會經濟負擔,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新生兒篩查。三胎政策開放,潛在市場需求巨大。

圖3:產前檢測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2. 慢性病檢測 我國慢病防治形勢嚴峻,基因治療有助于實現慢性病精準治療。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領域逐漸擴大,尤其在慢病精準用藥領域,可以幫助患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一藥、一人一量”。
表6:我國慢性病現狀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3. 腸道菌群基因檢測 2004年以來,Nature、Science等頂級學術期刊刊載了大量有關腸道菌群與疾病和健康的研究論文,包括糖尿病、癌癥、自閉癥在內的超過50多種疾病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
表7:不同基因檢測方法對比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4. 腫瘤精準免疫治療基因檢測 新生抗原的腫瘤疫苗與其他抗癌藥相區別的特點是“個性化”,也就是每個患者使用的疫苗都來自自體基因突變,各不相同,就如同中醫所說的“因人而異”。 這種方法最重要的基礎是基因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以容易地針對患者進行全基因組和RNA測序,找出所有突變基因后通過復雜的計算,鎖定最容易引發免疫反應的“靶點”,再以此設計疫苗對患者治療。

圖4:不同疫苗的制備優勢與難點 來源: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04 從產業聚集看企業選址
截至目前,國內基因檢測企業超過3600家,企業集中在廣東省、山東省、北京市、浙江省、上海市等產業基礎好、市場需求大的地區。

圖5:基因檢測企業區域分布(部分) 來源:火石創造數據庫
在企業成立方面,2018年基因檢測新增企業數量達到頂峰,疫情之后由于疾病檢測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基因檢測新成立企業快速增加。

圖6:基因檢測企業成立時間表(部分) 來源:火石創造數據庫
上述數據顯示,醫藥產業已呈現高度集群勢態,企業在擴容擴產或開拓新市場時,從單一維度考慮選址影響因素無法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發展。 因此,企業需要根據發展階段梳理核心需求,多維度考慮,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

基因檢測產業及疫苗產業在疾病診斷、預防方面做了很大貢獻,疫情也對產業本身產生很大的影響。本文將從企業、資本、產品、集采等關鍵詞出發來闡述近幾年基因檢測產業的幾點變化,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市場機會點。







-
傳染病檢測:新冠暴發,傳染病成為近兩年基因檢測市場最大增長點。各地災備物資中心建設,基因檢測企業須重點關注。
-
孕前檢查及遺傳病檢測:應用最早領域,三胎開放后大量市場機會。
-
腫瘤早篩/伴隨診斷:靶向藥進入醫保,腫瘤基因檢測發展機遇或真正來臨。
-
消費基因檢測:增速減緩,該賽道關鍵還是商業模式如何閉環及核心壁壘如何構建。
微生物基因檢測:新的藍海,但產業化尚需時日。


基因檢測在腸道菌群檢測中的優勢:
(1)速度快、通量高;
(2)省去樣品培養環節,減少污染風險,提升準確度;
(3)最多可檢測近 7000 余種病原微生物,遠高于傳統手段;
(4)試劑耗材相對傳統手段使用較少,成本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