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學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在深大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深圳市第8個諾貝爾獎獲得者領銜組建的實驗室,也是深圳大學第一家諾獎級實驗室。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出席揭牌儀式。
巴里·馬歇爾教授被稱為“幽門螺桿菌之父”。他1951年出生于西澳大利亞,1982年與羅賓·沃倫醫生發現了寄居在人胃部的螺旋狀細菌,并在后續的實驗中證明了該細菌與胃腸道疾病的密切聯系,從而開辟了胃腸道疾病研究的新時代。2005年他們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2008年馬歇爾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深圳大學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將重點圍繞消化腫瘤發病機制、多源信息精準診斷、個體精準治療等方向進行研究。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表示,實驗室的建立將對深大相關學科建設發展、人才培養等產生積極影響。深大將通過這一重大創新平臺,致力于建立生物、醫藥、工程等學科交叉融合的世界級科研平臺,吸引和凝聚高端創新人才隊伍,圍繞消化疾病的臨床需求開展重大基礎研究,力爭基礎理論的重大原始創新集群式突破,實現消化疾病的精準、高效診療的核心關鍵技術,并在大鵬新區實施轉化,從而推動深圳市乃至全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
馬歇爾教授表示,深圳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支持令人印象深刻,近年來在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希望繼續加強合作,共同促進生物醫藥基礎研究創新發展、產業繁榮發展。
據了解,2017年深圳國際BT峰會上,大鵬新區管委會、深圳大學、深圳市鴻美診斷技術有限公司三方簽約,正式啟動諾獎實驗室的籌建工作。馬歇爾教授創立的鴻美診斷公司進駐大鵬新區3年來,建立了符合GMP要求的十萬級生產車間和萬級實驗室,申請專利5項,2項成果取得藥監局注冊證書和生產許可證。同時,馬歇爾教授每季度都到大鵬新區坐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