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完善本市科技獎勵制度,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創新活力,有力支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優化獎項設置、強化獎勵榮譽性等改革舉措,是新時代北京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撐和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舉措。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新時代,科技獎勵要有新作為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總體部署,其中提出要改革國家科技獎勵制度。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2016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在談到深化改革創新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改革科技評價制度,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正確評價科技創新成果的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2017年5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從改革完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引導省部級科學技術獎高質量發展,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健康發展3個方面提出多項改革舉措。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2018年5月,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科技獎勵制度,讓優秀科技創新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釋放各類人才創新活力。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期下的科技獎勵賦予了新的擔當和使命。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2014年和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提出“要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集中力量抓好‘三城一區’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努力打造北京經濟發展新高地”,明確了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北京創新資源密集、創新成果富集、創新人才聚集,在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征程中,理應擔當更大的責任。作為科技創新的“風向標”,北京科技獎勵需肩負起激勵和引導創新的使命,不斷推動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使真正服務于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優秀人才和成果脫穎而出,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2018年7月26日,十二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北京市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會議強調,科技獎勵制度改革要更好服務于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揮導向作用。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此次《方案》的出臺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兩院院士大會精神,落實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舉措,是健全科技創新評價制度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更是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支撐。《方案》提出的改革舉措,既有對國家《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各項舉措的落細落實,也有結合地方發展特點的創新突破,對于更好地激發創新主體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聚焦關鍵,凝聚創新合力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方案》立足北京城市戰略定位、科技發展方向以及廣大創新主體和科研人員的關切,突出四個方向的定位,著力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服務北京創新發展: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一是服務科技創新中心。圍繞創新型國家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發揮導向作用,實現精準發力,引導和激勵更多創新要素聚焦首都核心功能,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二是激勵原始創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發展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把激勵原始創新擺在科技獎勵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對前瞻性重大基礎研究、引領性重大原創技術突破和顛覆性關鍵技術創新的激勵力度,打造原始創新高地。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三是集聚創新人才。將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完善科技創新人才獎勵機制,鼓勵科技人員求真務實、勇于超越,增強科技人員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創新內生動力,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四是公開公平公正。堅持把公開公平公正作為科技獎勵工作的核心,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程序設計,明晰政府部門和評審專家的職責分工,增強提名、評審的學術性,進一步提升科技獎勵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尋求突破,改革方案亮點紛呈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一、以人為本,切實增強科研人員的獲得感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創新之道,唯在得人,一切創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構建合理的人才評價制度以及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是凝聚和激勵人才的重要手段。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本次改革亮點之一是在原有項目獎的基礎上增設人物獎,通過加大對人才的激勵力度,發揮獲獎人物的示范引領作用,增強科技人員的獲得感、責任感、使命感。將北京的創新“地標” ——中關村融入獎項設置,體現獎項的國際國內知名度和影響力。增設的人物獎包括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杰出青年中關村獎和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涵蓋了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外籍人才的獎勵。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激勵領軍人才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培養和凝聚一批世界級的科技領軍人才,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關鍵。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此次改革,提出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通過獎勵為北京科技創新事業作出開拓性貢獻的科技人才,展現他們的重大貢獻和人生價值,打造北京科技界的創新典范,在全社會營造崇尚人才,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北京突出貢獻中關村獎重點獎勵兩類人才:一類是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引領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科技人才;一類是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提升國家和本市核心競爭力的科技人才。每年授獎人數不超過2名,其中科學研究類不超過1人、技術研發類不超過1人。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杰出青年中關村獎——40周歲以下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持續發力、不斷創新,而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北京科研隊伍的重要力量,更是未來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此次改革,提出設立杰出青年中關村獎,通過獎勵創新思維活躍,作出突破性創新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構建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獎勵機制,增強一線青年科技人才的認同感和獲得感,激發青年科技人才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活力。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北京杰出青年中關村獎重點獎勵兩類人才:一類是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要發現,推動相關學科發展,獲得國內外高度認可的;一類是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創新性突破,推動相關行業領域發展,提升產業本市核心競爭力的。每年授獎人數不超過10名。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從全國范圍看,設置青年獎的省份屈指可數,杰出青年中關村獎的設立,體現了北京科技獎勵對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視。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提升北京全球影響力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加強人才交流,開拓全球視野是加快北京科技創新國際化步伐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內在要求。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近年來,隨著人才政策相繼落地實施,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領銜科學家及團隊投入到北京科技創新中來。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崔屹等8位科學家受聘成為首批“中關村海外戰略科學家”,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京設立研究院,這些具有國際視野的科技人才為北京的科技創新帶來新的活力。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此次改革,提出設立國際合作中關村獎,正是在深化科技交流合作,融合國際創新資源的新要求下,北京科技獎勵邁出的新步伐。北京國際合作中關村獎重點獎勵同北京開展國際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出重要貢獻,提升北京科技創新國際化水平的外籍科技人才。每年授獎人數不超過10名。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實行提名制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方案》提出實行人物獎由專家學者、組織機構、相關部門提名,項目獎由組織機構、相關部門提名的制度,進一步簡化提名程序。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提名制變“主動自薦”為“被動他薦”,既符合國際慣例,也可引導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專注學術,遏制學術浮躁等一些不良的風氣。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二、構建分類評價制度,樹立科技獎勵“風向標”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北京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重點提出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以及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健全科技獎勵分類評價制度是發揮政策導向,服務創新發展的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要改革科技評價制度,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目標所在,就是政策所在。調整北京現有獎項設置和評價制度,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分類評價體系刻不容緩。此次改革突破了以往項目獎不分獎種的做法,在獎種、等級、指標等方面實現了突破。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分設獎種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方案》提出,項目獎分設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以下統稱“三大獎”)。其中,自然科學獎側重激勵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獎側重激勵引領性原創技術突破,科學技術進步獎側重激勵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推廣。獎項設置更加符合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和要求。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分設獎種后,“三大獎”將分別制定評價指標和獎勵標準,以體現對不同類型成果的創新價值導向。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調整等級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為體現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高端水平和領先地位,《方案》提出,項目獎分設一等獎、二等獎2個等級,對取得特別重大的科學發現或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產生特別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可授予特等獎。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限定授獎總數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為增強獎勵的權威性,提高獎勵質量,《方案》提出,項目獎總數限定在不超過200項。同時,按照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強化源頭創新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將加大對基礎研究、原始創新以及北京重點發展的高精尖領域的獎勵力度,更好地發揮科技獎勵對科技創新的導向作用。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三、凸顯公平公正,強化獎勵榮譽性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提升獎勵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為科研人員創造潛心研究的環境,端正學術風氣是改革的重要一環。為了讓北京科技獎勵評選結果更令人信服,《方案》推出了“組合拳”。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規范科學技術獎設置,提升獎項權威性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按照國家關于規范設獎的精神,《方案》提出,只由市人民政府設立科學技術獎,市人民政府所屬部門、各區人民政府,其他列入公務員法實施范圍的機關,以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不再設立由財政出資的科學技術獎。以此進一步規范獎項設置,提升獎項的權威性。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進一步增強獎勵活動的公開、公平、公正性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公開、公平、公正是科技獎勵的生命線,直接關系到獎勵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方案》提出,要進一步完善獎勵政策、評審制度和評審流程,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對候選項目及其提名者實行全程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的監督。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健全誠信制度,提升獎項公信力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為構建更加完善的評價責任和信譽制度,明確各類獎勵活動主體應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科技獎勵誠信檔案,嚴懲學術不端,對學術不端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和“零容忍”。對剽竊、侵占他人成果,違反學術道德、行為失信的責任人和單位,依相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并記入科技獎勵誠信檔案,促進獎勵工作不斷完善。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加大獎勵力度,強化宣傳引導
portant; line-height: 30px !important;">讓優秀科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獲得社會認可,是激發人才活力的關鍵。《方案》提出,加大對個人的直接獎勵力度,結合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情況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當提高獎金額度。同時提出,加強對人才、團隊和成果的宣傳報道,弘揚崇尚科學、實事求是、激勵創新、開放協作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