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可工作緊密圍繞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目標,擴大認可制度供給。目前,我國認可制度覆蓋了國際通行的認證機構、實驗室、檢驗機構三大門類,齊全性及新興認可制度的發展已居國際同行前列。CNAS現有11項認可制度、25個專項認可制度和34個分項認可制度。
1.ISO 9001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以 ISO9001 為基礎的質量管理體系(QMS)認證普遍適用于制造業、服務業等各行業。1993 年 7 月,我國頒發了首批QMS 認證機構認可證書。目前 109 家認證機構獲認可,在認可范圍內頒發的 QMS 認證證書超過 27 萬張,為促進獲證組織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和國際競爭起到了重要作用。1998 年,中國認可機構作為首批成員加入 QMS 領域國際認可互認體系。
2.TL 9000 通信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TL9000 標準是美國 QuEST Forum 開發的針對通信行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CNAS 被 QuEST Forum 授權、從 2001 年開始開展 TL9000 認證機構認可。目前 6 家機構獲認可,促進了我國通信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3. 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從 2010 年 9 月 1 日起,CNAS 對具有建筑施工專業范圍的認證機構進行重新評定確認,符合條件的繼續給予相應的認可資格。目前 6 家機構獲認可。該項認可制度大幅提高了對認證機構及認證人員的能力要求,有效提高了建筑施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質量。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4. 基層黨建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03 年正式開展,已有 9 家機構獲認可。在有效管理和規范認證機構基層黨建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活動、確保黨建認證工作的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國家認可制度的保障作用。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5.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996 年正式開展,已有 101 家機構獲認可。十幾年來保持了平穩上升態勢,認證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省份,認證業務主要集中在建筑、電子和金屬三大行業。該制度在促進企業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減少污染排放,降低企業環境風險,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應對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發揮了重要作用。2004 年,該制度加入國際認可互認體系。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6.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98 家機構獲認可。可以幫助企業有效地減少事故、傷亡、職業病和財產損失,避免代價高昂的訴訟,減少保險費用,并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創造了條件。同時, 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提高競爭力,有利于消除技術壁壘。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7. 食品安全相關的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02 年正式開展,已有 34 家機構獲認可。多年來,該制度在提高食品企業管理水平,促進產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15 年,該制度加入國際認可互認體系。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8.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HACCP 認證是我國自行建立的一項認證制度。該領域認可工作于 2011 年開始開展,已有 24 家機構獲認可。2015 年,國家認監委與“全球食品安全倡議”組織 (GFSI) 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持有我國 HACCP 認證證書的食品企業進入 GFSI成員的供應鏈時,可以免予采購方審核或國外認證,從而降低貿易成本。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9. 良好生產規范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為適應國家對乳制品和食品生產經營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的要求,自 2009 年起我國推行良好生產規范(GMP)認證 。GMP 認證認可 2011年正式開展,已有 5 家機構獲認可,對規范我國乳制品生產企業生產,強化企業質量安全自控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0.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09 年正式開展,已有 14 家認證機構獲認可。通過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組織可以有效管控其業務信息,降低信息安全風險,并保持組織業務運作的持續性。2017年,該制度加入國際認可互認體系。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1. 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13 年正式開展,已有 11 家認證機構獲認可。建立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將有利于組織提高 IT 服務質量,控制 IT 風險,降低服務成本。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2.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12 年 11 月,CNAS 首次發布并實施了自主研發的能源 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規范制度。經過幾年的實施,已認可 29 家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機構,獲認可現行有效認證證書達 1400 余張。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在我國越來越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隨著“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的實施,將會進一步推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迅速發展。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 強制性產品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我國強制性產品認證起始于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2002 年5 月 1 日起,我國開始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CCC)制度。2004 年,CNAS 建立強制性產品認證機構認可制度,協助國家認監委建立和完善了對指定認證機構的監督機制。目前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監督檢查體系,培養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技術能力強的監督檢查隊伍,保證每年對所有 CCC 指定認證機構順利實施監督檢查,維護了CCC 制度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 自愿性產品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我國產品認證始于上世紀 80 年代初期。現通過認可的產品 認證機構中,常規產品認證機構 53 家、低碳產品認證機構 1 家、 有機產品認證機構 25 家、森林認證機構 6 家。目前,自愿性產 品認證由常規產品質量、產品安全認證向環保、節能、低碳等 生態產品認證發展。2008 年,我國產品認證機構認可制度加入國際認可互認體系。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3. 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07 年起正式開展,已有 18 家機構獲認可。2015 年 6 月 9 日,國家認監委與全球良好農業規范組織續簽良好農業規范認證體系基準比較的諒解備忘錄。該互認成果惠及我國三分之一 的農產品出口企業。2014 年,該制度加入國際認可互認體系。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4. 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04 年起正式開展,已有 23 家機構獲認可,認證證書數 量約 1.5 萬張。繼國務院頒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來,有機農業的發展得到了關注,有機產品認證工作進入良好的發 展機遇期,獲認可數量持續增長。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5.森林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11 年起正式開展,已有 6 家機構獲認可,森林認證是推 動森林可持續經營、促進林產品市場準入、加快林業國際化進程的有效途徑。該制度的建立為中國森林認證(CFCS)得到相關國際合作組織的承認奠定了基礎。2014 年,在獲得認可的前置條件下,中國森林認證(CFCS)加入森林認證體系承認計劃 (PEFC) 互認體系,助力通過 CFCS 認證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6. 服務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16 年起正式開展,已有 2 家機構獲認可。隨著服務業的 迅猛發展,服務認證作為一項新興的認證產品躋身國際認證舞臺。目前服務認證認可市場的培育正趨成熟,需求保持平穩上升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7. 低碳產品認證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在國際社會共同減排的大趨勢下,認證認可作為應對氣候問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手段和制度安排,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應用。2014 年,CNAS正式開展低碳產品認可,現已認可 1 家機構。該制度由我國自行建立 , 隨著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意識的提高,國內低碳產品認證認可的需求逐步增加。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 常規檢測實驗室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常規檢測實驗室認可是 CNAS 認可制度中數量最大、領域最寬的一項制度,數量一直保持穩步快速增長。該制度涉及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國防、纖檢等部門,認可范圍涵蓋機械、電氣、輕工、食藥、衛生、石油、環境、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等行業。該制度致力于為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權威可靠的認可采信結果,保證獲認可機構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創造和國際接軌的平臺,助力中國產品質量提升。1999 年,該制度加入國際認可互認體系。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 能源之星實驗室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能源之星認證是美國環保署(EPA)和美國能源部(DOE)共同推行的一項政府計劃。2010 年起,CNAS 獲得授權。七年來,CNAS 建立起了一套與美國能源之星政策要求相對應的能源之星實驗室認可制度,已認可實驗室 60 余家,為保證我國檢測實驗室出具結果被美國承認,幫助產品出口搭建了橋梁。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3. 反興奮劑檢測實驗室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中心檢測實驗室獲得該項認可,為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能力保障。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4. 司法鑒定機構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06 年起正式開展,已有 400 余家機構獲認可。該制度聯合我國司法、公安、高檢等部門共同攻關,既具有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為提升司法鑒定的科學性和可信性、健全統一我國司法鑒定管理體制、促進公正司法提供了技術支撐。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 常規校準實驗室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1997 年起正式開展,已有 900 余家實驗室獲認可,基本覆蓋了校準領域的全部計量學專業和我國現有主要校準技術機構。獲認可的校準實驗室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符合國際要求的溯源體系,對培育我國的校準技術服務市場、提高我國校準實驗室的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99 年,我國校準實驗室認可制度加入國際認可互認體系。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 國家計量院校準實驗室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作為我國的國家計量院,1999 年獲得認可。同年10月,中國計量院簽署了國際計量互認協議(CIPMMRA),加入了國際計量互認體系,實現了計量量值的國際等效性。自1999年獲得實驗室認可和加入CIPMMRA以來,中國計量院的校準和測量能力在數量和質量上均取得快速發展。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3. 醫學參考測量實驗室認可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12 年起正式開展,已有 10 家實驗室獲認可,其中 6 家被批準加入了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參考測量服務清單,可為全球提供醫學參考測量(校準)服務,表明我國的醫學參考測量實驗室認可制度和獲認可實驗室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項制度不僅是我國實驗室得到 JCTLM 承認的前提條件,也在實驗室間比對、產品檢測、產品賦值、為常規實驗室提供校準服務等各項工作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