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記者從江蘇檢驗檢疫工作會議上獲悉,截至去年底,江蘇已建成電子信息、電線電纜、汽車及零部件、自行車、工程機械、紡織服裝等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21個,集聚了規模出口企業1465家。其中,常熟出口IT電子信息產品、蘇州出口汽車及零部件、昆山出口自行車等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首批“國家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數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據介紹,2013年1月至11月,江蘇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出口產品貨值243.22億美元,占全省出口工業品貨值總額的8.18%,區內出口產品國外通關合格率繼續保持100%,未發生一起國外退貨、銷毀和產品被召回的質量事故。
建設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是貫徹落實《質量發展綱要》的一個新嘗試,特別是大部分一般工業品出口不再實行法定檢驗后,如何保證出口產品質量安全,怎樣培育出口品牌?江蘇檢驗檢疫局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與省商務廳建立共同建設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緊密合作機制,與地方政府牽頭、多部門協作聯動的組織機構。本著“注重政府作用、注重錯位發展、注重政策集聚、注重有效監管”的總體要求,各級檢驗檢疫部門針對當地出口產業集聚的特征與需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積極推進職能轉變,創新監管方式,探索建立了江蘇特色的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檢驗監管模式。各示范區均建立了“產區政府負責、企業嚴把質量、檢驗檢疫監管、相關部門齊抓、行業協會協調、社會力量參與”的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檢驗檢疫部門還推動蘇州、無錫等地方政府以落實國務院《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為抓手,將進出口產品質量納入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協同相關部門指導南京、蘇州、無錫、南通4市申報“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推薦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2個單位申報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加快推動江蘇構筑以技術、品牌、質量和服務為主的國際競爭新優勢,并將示范區建設與持續深化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結合起來,對示范區企業試點實施以信用監管和驗證監管為主的檢驗監管方式,共評定企業21446家,評級率達95.61%,向國家質檢總局申報AA級企業6家。同時,在蘇州試點開展“質量信用分類監管”模式改革,將檢驗向監管轉移,建立健全落實示范區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的主體責任;將監管企業向監管行業轉移,注重提升集聚產業整體素質;將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移,著力構建“大質量”工作機制,優化質量發展環境,有效推進了質量強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