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顯微鏡也叫便攜式顯微鏡,顧名思義是一種小巧便攜的微型顯微鏡產品,它是將精銳的光學顯微鏡技術、先進的光電轉換技術、液晶屏幕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開發研制成功的一項高科技產品。
可將顯微鏡看到的實物圖像通過數模轉換,使其成像在顯微鏡自帶的屏幕上或計算機上。從而,檢測人員可以對微觀領域的研究,從傳統的普通的雙眼觀察到通過顯示器上再現,提高了工作效率。相對于傳統光學顯微鏡它可以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讓檢測工作現場化,高效化。
尖銳的產品監測儀
近幾年,隨著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等產業的飛速發展,PCB電路板行業也得到高速發展起來,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那就是PCB電路板的質量問題。
目前的PCB電路板的質量情況不容樂觀。由于電路板在生產過程中受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如原材料、設備穩定性等,造成缺陷是很難避免的,出現的故障基本都是線路錯誤。如果不及時地將這些質量問題檢查出來,勢必在PCB電路板調試和使用過程中留下隱患,造成更大的損失,因此如何避免留下重大隱患?如何更快、更高效的排查隱患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國內對PCB電路板的自動檢測系統的研究還停留在一個相對初期的水平。絕大部分電路板生產廠家,采用人工用放大鏡或投影儀查看的方式,進行檢側。由于人工檢查勞動強度大,眼睛容易產生疲勞,漏驗率很高。而且隨著電子產品朝著小型化、數字化發展,PCB電路板也朝著高密度、高精度發展,采用人工檢驗的方法,基本無法實現。對更高密度和精度電路板(0.12-0.10mm),己完全無法檢驗。檢測手段的落后,導致目前國內多層板(8-12層)的產品合格率僅為50-60%。
而攜式視頻數碼顯微鏡的誕生,這好可以解決此類問題。它是通過將精銳的光學顯微鏡技術、先進的光電轉換技術、高清液晶屏幕顯示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開發研制成功的一項高科技產品。可以將顯微鏡看到的實物圖像通過數模轉換,無線發送到終端接收設備上面,使其完整成像在高清液晶顯示屏幕或計算機上面。
其放大倍數在10-200倍(最高達600倍),檢測精度達到10微米級別,輕松滿足PCB電路板PCB生產過程中質量檢測要求。產品無需任何輔助設備(電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完成現場檢測!與此同時,更可以通過一起搭配無線顯示屏和電腦實時連接,實現多人共同觀測、共同檢驗!
真假藏品檢驗
一屆又一屆的拍賣會盛大召開,收藏界日益發展繁榮,然而這樣的繁榮背后,各種仿品、贗品也層出不窮。就單純地著眼于字畫市場為例,近年來書畫復制技術的進步讓很多鑒定專家都措手不及。如何讓它們暴露在陽光下,成為許多鑒寶專家尋求解決的問題之一,而這其中之一,便是借助高精密的檢測儀器。
收藏界之所以會出現仿品泛濫,一些人受利益驅使想以假亂真獲取高額利潤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就是鑒定工具的稀缺和不專業,現有的工具鑒定不出真假的話,仿品必然會肆無忌憚地膨脹,因此一個規范的鑒寶行業,必然需要專業的工具,而專業鑒寶的便攜式顯微鏡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這款專為鑒寶行業研制的儀器,實現了屏幕實時顯示,無需電腦PC,顯微畫面即可進行實現測量、拍照、錄像等功能;2.500萬像素高清成像鏡頭,畫面效果更加細膩清晰,配合強大內置軟件功能(光效調節、防抖動、成像圖片大小),輕松實現各種不同模式觀測效果。同時,紫外、紅外、白光任兩種光源可切換,且LED光源可根據環境進行實時調節;并能運用筒狀式長景深的對焦設計,滿足觀測平面或凹凸等不規則的多種環境;獨創有線遙控拍照,避免傳統顯微鏡因手動拍照產生的顯微誤差。
植物病蟲害防治高端助手
植物病害是嚴重危害農業生產的自然災害之一。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世界的糧食和棉花生產因病害常年損失在10%以上。植物病害不僅可引起農作物產量的減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嚴重威脅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及其國際貿易。
細菌、真菌和病毒是引起蔬菜、水果、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及林木,花卉等病害的主要原因。這些病害微生物一般通過莖、葉、根系、果實等侵染植物,大部分病害在染病初期雖能較易防治,但一般不易被人察覺,病害一旦發生,防治不僅困難而且效果較差,致使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如何在病害發病初期進行檢測和及時防治,對防治病害的發生尤為重要。
一款專為檢測病蟲害而研制的便攜式顯微鏡,小巧便攜、內置鋰電可以突破傳統光學顯微鏡使用空間局限性,在田間林場對病蟲害現場檢測、現場分析,確認病因,為病蟲害防治贏得寶貴時間,將病蟲害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另一方,獨創顯微鏡及顯示屏無線數據連接,無需任何電腦等輔助設備即可現場檢測,顯微鏡觀測的畫面直接轉化為數字信號,將各種植株上的病表、蟲害、病菌、真菌、灰酶等病蟲害直接在無線顯示屏上成像,快速分析判斷各種作物病蟲害的種類,確診病因,對癥下藥,還可以拍照、錄像儲存觀測數據,為如何防治病蟲害及科學用藥提供了科學合理的理論依據。
【編輯話語】借助便攜式顯微鏡來實現移動檢測,輔助完成所需檢測,這也是今后顯微鏡領域,其發展的一大優勢,目前各顯微鏡研制商,已針對不同環境所需的檢測儀器,研發更便捷、更精準的微型顯微鏡,或許國內儀器制造商也可以瞄準此類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