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由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國家環境保護城市空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作為合作單位聯合申請的2011年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飛行器航測氣溶膠的成套儀器設備研發”(編號:2011YQ060111,2011年10月-2015年9月)獲科技部批復(國科發財[2011]617號,“關于4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立項的通知”)。
項目牽頭單位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項目總經費2657萬元,其中國撥經費2157萬元,負責人為白志鵬教授。南開大學顆粒物重點實驗室獲批國撥經費517萬元,王寶慶副教授和姬亞芹副教授分別作為負責人承擔重要研發任務。
該項目基于氣溶膠航空采樣的核心技術,開發飛行器航測氣溶膠的測試成套儀器設備,提高中低空、低溫、低壓環境條件下氣溶膠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開展外場實驗實際應用,檢驗研發儀器設備的性能,完善設計,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氣溶膠航測核心技術與成套設備及相關控制軟件,初步形成產業化能力,并在環保、氣象等領域先行推廣,推動我國大氣航空測量技術和儀器設備在環境管理和科研工作中的應用。
該項目將有力推動重點實驗室在相關儀器研制和科學理論方面的發展,對于開展空氣污染三維立體觀測、解決國家重大科學和儀器需求、發表高水平文章、培養優秀研究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顆粒物重點實驗室在2010年負責973課題(編號2011CB503801)后,又一次在國家主體科研計劃中承擔重要任務。
項目背景: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 2020年)》和《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提高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裝備水平,支撐科技創新,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央財政于2011年設立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該專項旨在提高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裝備水平,支撐科技創新,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實施采取試點先行、穩步推開的方式,初步選擇教育部、中科院、工信部、環境保護部、國土資源部、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水利部、農業部、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等11個部門及北京、上海、湖北、江蘇等4個省市,采取限項推薦的方式進行申報。





